名醫專訪

因生活習慣的改變,全球的罹癌率整體上升,也成為國人健康首要敵人,依據民國 107 年衛生福利部的最新統計台灣共有 4 萬 8,784 人死於惡性腫瘤,占所有死亡人數 28.2%,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206.9人,對於癌症的發生衝擊,不僅是病患本身,對於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、情緒壓力、經濟支出等都直接對國家造成影響。癌症對國人生命的掠奪以及對家庭造成的衝擊,巖然已成為台灣社會的重大議題。有鑒於此,本刊記者特別於 2020 年 10 月 20 日專訪台灣外科醫學理事長。

葉大森理事長目前身兼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。專長為肝膽胰外科、腹腔鏡手術、肝膽胰癌基礎研究等。

Untitled

時間若是長廊,百年前的癌症病人已進出開刀房並開始有放療的治療方式、70多年前出現化療、21 年前標靶藥問世、5年前出現免疫新藥,科技的發展有著跳耀式的進步,讓癌友的路愈走愈寬。葉大森理事長指出,癌症的治療方式很多種,手術摘除通常是首選。由於醫療技術發達,可供選擇的手術方式有多種,因此多方瞭解各種手術的優缺點,以病患的安全為考量,選擇對病患最適合的手術方式。從最初的傳統手術到腹腔鏡微創手術,現在已進步到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。不同術式的差異性在於傳統手術傷口範圍大且疼痛及復原時間較長,增加感染風險;腹腔鏡的微創手術,可能延長些許手術的時間,減少手術出血量;達文西機械手臂的微創手術,以 3D 立體影像提高手術部位精確度,運用仿真的手腕配合精細器械,減少傷口出血量及降低疼痛。葉大森強調,術後最怕感染成肺炎,如果傷口疼痛不敢正常呼吸,會增加肺炎風險,微創手術最大優點在於傷口小,能適度恢復肺部清潔工,病人可大幅縮短恢復期,進而恢復正常生活。另外,達文西微創手術能讓醫師在更清晰的視野下進行手術與判斷,同時去除不必要的顫抖,進入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裡進行精細手術。因此選擇手術的方式基本是依病人病情、年紀、開刀範圍、困難度等來決定。葉醫師說,沒有最新穎的技術 只有最適合病患的手術方式。

葉醫師指出,外科手術中最困難且複雜的是膽管癌手術,其範圍可從胰臟頭切開到右邊肝臟,雖然難度高且耗費時間長,但是唯一的治癒方式。胰臟癌,則是重建吻合處較為困難處理,因此術後,40% 以上的患者都有輕重不一的併發症。

現今忙碌的社會,臨床上最常見胃部的疾病,以功能性來說,胃食道逆流患者最多。這幾年 PPI 的藥物發展迅速,大部分胃部疾病都可以用內科方式解決,不像 20 年前,因消化性潰瘍來就醫的患者特別多。現在碰到大部分嚴重的胃部疾病都是癌症,葉醫師強調早期胃癌要謹慎處理,大部分轉診來的病人,都會先做電腦斷層等檢查,確認腫瘤位置再搭配病理報告來判斷。

葉醫師說,因癌細胞存活的分子途徑非常廣泛,癌細胞之間會「交談」( Cross-talk )。若同時併用多種藥物 ( 雞尾酒療法 ),可減少癌細胞「交談」的機會,而且,副作用及毒性也會較低。

葉醫師說,胰臟癌藥物中已知 Gemcitabine ( 健擇 ) 對於治療晚期胰臟癌比傳統使用 5-FU 藥物有效, 明顯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及存活期,Gemcitabine (健擇) 的副作用較少且健保己有給付,對於無法手術切除病灶的胰臟癌病人,以此藥物為第一線治療藥物。但隨著藥物發展,目前以多處方,諸如 gemcitabine + S1 或 gemcitabine + Abraxane 為主流

漫長的外科歲月裡,葉醫師記得曾經碰過一個 von Hipple Lindau (VHL) disease的特殊案例,這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。VHL 是一種多器官病變的症狀群,包括中樞神經病變、胰腺囊腫腎囊腫或腎細胞癌等,常造成患者求助奔波於各科之間。VHL 若家族中有 VHL 患病者,葉教授建議其餘成員需透過精準醫學基因篩檢,而且不建議帶原者生育。還有兩個印象深刻的案例分別是 50 歲男性及 38 歲女性,都是神經內分泌相關的腫瘤。又稱胰島母細胞瘤 (nesidioblastosis)。病患產生的症狀常和腫瘤所釋放出的荷爾蒙 insulin 有關。容易低血糖,病患常常在半路無意識暈倒。對於這種狀況,葉醫師建議先打 somatostatin LAR,LAR 可有效改善因內分泌賀爾蒙所引起的不適症狀,一個月注射一次,共半年。若效果仍不理想,則要進行手術把整個胰臟拿掉。但這種手術後會面臨的是高血糖問題,必須每天施打胰島素。不過對病患來說,打胰島素則相對較安全。

目前葉教授也同時擔任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,透過春夏秋冬一年四次的研討會,把各醫師臨床遇到的個案問題,加以分享討論。針對多個重要議題、研究,來增加醫界共識,也會大幅提升,台灣的國際競爭能力。

本刊記者很榮幸採訪到桃園長庚醫院的副院長葉大森。帶領讀者了解不一樣的外科世界。治療各種癌症的技術和藥物快速地進步。癌症現在已不是絕症,漸漸變成似慢性病的型態,葉教授呼籲民眾,只要建立信心,配合醫師的治療追蹤策略及建議,勇敢面對癌症,接受治療,都能有一定的展望與光明。